社群道:第三方獎勵平台,該以什麼樣的思維使用?


對於圖,我沒梗了,慶祝高溫破紀錄。(圖片來源:http://goo.gl/rUFMMF

只要進行過facebook行銷的人,相信對於「第三方獎勵平台」一定不陌生。在傳統行銷及大部分網路行銷的執行上,任務式的獎勵行銷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諸如加入會員抽獎、消費滿額抽獎、買就送……等手法,透過獎勵某些東西,來促使消費者完成某些期望的任務及行銷目的。
但這一個許多行銷人員慣用的手法,來到facebook上礙於官方對於條件式任務其實有所規範,限制之下反而促成許多第三方獎勵平台竄起。
從最初期的按讚成為粉絲、留言分享增加曝光,就有機會獲得粉絲專頁端提供的獎勵的模式,到近期逐漸發展出完成特定的任務後,領取平台端的虛擬點數,再透過點數換取贈品。幾種不同的形式發展,都不脫獎勵來吸引用戶行動。
透過這樣的操作方式,任務可以相當快速的完成,不管是增加粉絲數量、增加活動的參與度,甚至是增加網站的會員人數,對於背負著數字壓力的行銷人、小編來說無非是一大救星。
老實說我在剛接觸粉絲專頁經營的時候,也會把「第三方獎勵平台」加入到我的執行企劃中。但是嘗試過幾次之後,我現在反而想試問各位:這類的平台是否真的有對你們帶來助益?
當然,就追求數字的角度來看,第三方獎勵平台是小編救星,但這東西其實就像是一道兩面刃,在達成了人數的KPI之後,接踵而來的互動情況,甚至是更進一步的轉換率,還Hold得住嗎?
使用獎勵式平台並非不可行,而是在使用的同時必須要有相當正確的觀念跟認知,更進一步的還要思考自己經營社群的目的是什麼?
獎勵式平台就基本來看,具備的問題其實不少。首先,這些平台本身就設置了串連facebook的登入機制跟各類型按扭,造成用戶可能直接將獎勵平台設為Bookmarks,根本不上facebook,又該如何接收到您的訊息?
至於後期出現,透過平台獎勵點數刺激用戶完成任務的平台,直接將使用者拉到facebook上,雖然確保了用戶使用facebook的習慣,以及接收到訊息的可能性。但是當他們的目的是點數跟兌換商品的時候,或許對於你的活動跟商品服務絲毫不感興趣(他們就只是要點數)。對於必須追求轉換率的人來說,反而會成為另一個陷阱,又或者是活動結束後開始出現的粉絲流失現象。
第三方獎勵平台不一定就是萬惡,只是對於這類型的操作,行銷端必須審慎的思考目的以及這些平台的操作概念;也不需要太多的行銷操作經驗,只要放掉一點自己的專業思維,退到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如果當專頁本身就只是追求互動率,第三方平台本身可以成為另一個曝光的管道,導入對的人或是實際的KPI,其實倒也是一個協助發展的好幫手。
以我來說,近期創意人專頁就與一個第三方獎勵式APP進行合作,將專頁的內容導入到APP上,用戶可透過APP對內容進行直接串連專頁的讚或分享以獲得點數獎勵。
雖然說這些使用者並不一定會認真的看內容,但是實際嘗試之後,對於平台的各項互動指數都有顯著的成長。
所以說:第三方獎勵平台的該用與不該用,除了進一步思考你的目的外,更要退一步思考用戶的思維。如此,才步會自己挖個一個大大的洞,逼自己跳進去。
By 許小嚕 






facebook直接追蹤發文動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