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道:玩愚人節行銷搶聲量,是否就能不顧品牌「節操」?


圖片來源 >>> http://pixabay.com/

愚人節是一種樂趣,原先就是一個朋友之間互相玩玩鬧鬧的小趣味。但是來到社群媒體逐漸成為主流,媒體也都靠社群在當媒體的今日(繞口令),在過去兩年幾個品牌玩起愚人節行銷,幫自己獲得相當多的正回饋之後,愚人節開始跟情人節、聖誕節、母親節、父親節……(族繁不及備載)相同,成為一種節慶行銷的「必要」節日。
我們都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今年有些媒體、企業為了搶聲量,玩起了提前一天放假消息。一篇「Apple宣布Mac mini停產,新產品Mac Air 準備接棒」雖然發在3/31,都還知道要把日期打4/1
但是今日Tutor ABC這樣玩,有趣嗎?更讓人訝異的是,幕後操刀這一個活動的人,還是有相當資深媒體經驗的趙心屏



這麼一天總算來了,當新聞真的成為被愚弄的對象。愚人節前一天,TutorABC發新聞稿,「刺青即可終身雇用!TutorABC幸福企業再一創舉 感性宣布凡有集團相關企業QR Code刺青者保證加薪永不辭退!」如此聳動標題,附上員工刺青照片,...
Posted by 李宛儒 Gladys Lee on 2015年4月1日

從上面記者李宛儒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媒體對於Tutor ABC開這樣的玩笑,造成他們工作的「浪費」相當的不悅。但是身為媒體人出身的趙心屏回應卻是:類似玩笑在國外很常見,不認為有道歉的必要。
關於道歉的藝術,先前也曾經用「麥當勞」舉過例子。兩者的差別在於,麥當勞當時面對的是社群大眾(B2C),這其實是相當企業容易忽略的環節;但是Tutor ABC呢?他們卻是在面對傳統媒體這一塊(B2B),表現出了瑕疵。
對此,也有不具名的媒體朋友提供了一些Tutor ABC在媒體操作上,長期以來給她的「印象」,讓我參考參考:
TutorABC以前沒有接觸媒體的經驗,大概在半年前開始,他們家積極地想要拓展媒體關係,聘請了某間公關公司幫忙聯繫記者,發新聞稿,但是成效很糟,因為一開始他們家的新聞稿就像是廣告文,根本沒有任何新聞價值。
   甚至還有幾次他們家公關直接問我,甚麼樣的新聞我才會用,我就直接告訴他們給我調查數據,例如社會新鮮人的英文能力有多差,或是現在的公司有多重視外語能力,要有真實的數據,我才有可能使用他們家的資料,進而讓他們曝光。
  他們後來也採用了,不過每次他們發稿,都因為Promo的意味太明顯,即使公關不斷跟我套交情,那些新聞稿還是完全無法使用。後來久了,似乎TutorABC覺得自己可以掌握媒體了,就沒有任何公關公司跟我聯繫了,只剩下他們家自己發稿自己玩。
  今天一早我看見新聞稿,當下就覺得不對勁,不過新聞稿內容又是一股自吹自擂的模樣,我直接忽略不理,下午就發生了這件消息。今天還好我是文字記者,我有很多時間可以篩選新聞,但電視記者為了畫面用生命在衝新聞的,我無法想像他們知道這個「玩笑」之後,會有多想砸桌子。

我一直認為,行銷、業務跟公關三者其實是一個串連,在操作行銷活動的時候,雖然可以強調行銷的效益,但是不代表能不思考這個活動對於業務單位或公關部門可能造成的傷害。一般來說,行銷部門如果不熟媒體公關,這一點可能需要溝通;但是當今天出面的是一位「品牌暨公關副總經理」,該叫媒體如何看待這個「品牌」?
今天或許社群的竄起,讓許多企業可以建立出自己的「自媒體」,但是這並不代表你可以無視傳統媒體對於企業而言的價值(當然得罪媒體後,多下點廣告經費也能解開綁定)。

圖片來源:蘋果新聞

甚至於在我來看,在如今媒體臭名昭彰的光景,Tutor ABC更是將話題轉向「媒體不思考、不查證」的問題。但這真的是一個「企業」應該玩的遊戲?相當多的公司都玩愚人節行銷,今年Google依然透過Google地圖服務給人深刻印象,包含三星也玩了產品趣味梗。
雖然愚人節已經是一個大家都公認的節日(?),愚人節行銷也逐漸成為主流,但是當依循著官方管道,以公關名義正式發稿(雖然消息稿內容有點蠢)給媒體後,卻選擇狠狠的打臉理應該是跟公關部門最密切的媒體,是否在開玩笑的同時,有些不智?
在自己的社群平台跟消費者開點「愚人節」玩笑,跟利用愚人節來幽媒體一默,是否有程度上的差別?對我來說,品牌就該在面對廠商的時候,表現出品牌的高度。大人就要有大人的樣子,不然只是顯得自己很中二。
就目前觀察,晚間新聞倒還是有相當多在報導「欺騙媒體」的新聞;但願在未來,社群能保佑Tutor ABC








facebook直接追蹤發文動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