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道:從孫子兵法的戰爭藝術,看廣告如何致勝。



在上一篇「從孫子兵法的戰略思想,看廣告策略之道」中有簡單的對孫子兵法做介紹,同時提到孫武的戰略思想,如何應用於廣告策略。而在《孫子兵法》戰略思想其後的第四篇到第六篇,則是我個人認為是《孫子兵法》當中最精采的一個段落,談論的是「戰爭的藝術」。
第二大段的孫子兵法,分別是形、勢跟虛實,其中的《勢篇》當中的核心--奇正也是讓我萌發寫這系列的主因。
分析孫子兵法的三個段落(部分論述將最後的「用間」獨立為情報篇章),其實是相當完整的一個策略概念。從孫武本身對於「戰爭」這回事的個人看法,接著是戰爭的整體致勝思考,到最後的戰術說明。《孫子兵法》本身的結構其實跟我在學習行銷或是廣告所主張的概念相同,你必須先奠定對方法跟工具的觀念(心法),接著再來學習應用(方法)。
分析《孫子兵法》第四篇到第六篇,談論的重點其實就是:

1.       形篇:攻守應用。
2.       勢篇:奇正之變。
3.       虛實:避實擊虛。

在第一段的三篇當中,孫武先告訴我們什麼是戰爭,接著來到這裡再告訴我們什麼是戰術。也因此,第二段三篇對於行銷人或是廣告人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基本的「策略」思考,算是延伸出各種戰略的源頭。
而如果要將《孫子兵法》的戰爭藝術論點引申到廣告策略,又該如何加以應用?就我個人的解讀來說,其實就是下列三個方向:


l   廣告,其實就是攻勢與守勢的交錯。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在過去,孫武就相當直接的點出:一場戰爭勝利的關鍵並不在於我方,即便可以透過精算分析了解勝負,但關鍵還是在於敵方的反應。「可以預知勝利,但無法創造勝利。」就是孫武給戰爭定下的結論。
事實上,廣告也是如此。即便可以透過市場調查跟分析,了解一個廣告的推出是不是能引發話題甚至是產生成功的業績提昇;但事實上相當多時候,廣告的成功關鍵其實是在於曝光後無法控制的民眾反應。
因此,為了進一步的確保策略的成功,就應該在策略的本身制定好完整的攻防。攻防,可以說是廣告曝光過程的推廣跟公關作為,也可以視為是廣告的形式。
我們不妨可以將廣告區分為「產品廣告」跟「品牌廣告」,產品促銷廣告主攻、品牌形象廣告主守。商品的推廣猶如攻城(消費者),當然要越犀利越好,能引起話題是首重;相對來說,品牌則如同是我方的城池,嚴密而保守的策略,縱然無法引起太大的效益,至少不會被破城。
最好的實際反例,當然就先前7-11所推出的「工具人廣告」,但是否表示:如果是產品的促銷廣告,就能夠走工具人路線呢?這當然是一步偏棋,但如何將「爭議」轉變成「話題」,其實也是一門廣告的學問。


l   從兵勢,看廣告媒體策略的正道。

論廣告,除了廣告素材之外,媒體策略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門學問。而《孫子兵法》的第五篇「兵勢」,此篇當中有以下幾句重點。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這一段的說明,其實就是相當知名的「出奇致勝」。談奇正,你可以將其視為是廣告策略,但我個人更偏向用來解釋媒體策略。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謂的合,指的其實就試過去兩國戰爭的「合戰」,孫武認為面對戰爭,應該以正統的方式來打;但孫武本身也強調戰爭的時間不可拉長,因此他更強調:在正統的打法之外,更該懂得「出奇」。
奇正之變用於媒體策略,談的是競業都在採取的廣告媒體策略,你也絕對要遵守,這是根本。但是不是能挖掘出其他同業不用的媒體有效的使用方法,才是致勝。
要說最直接的實例,其實就是近期大家都相當熟悉的選舉宣傳,許多小黨的參選人,也許是沒錢、也許是不屑,其實都覺得不需要傳統媒體策略。但事實上,當對手有戶外看板、羅馬旗、關東煮旗、夾報,你就需要有;而決定勝負的策略關鍵,當然就是新興的網路媒體。
一些「傳統媒體策略」之所以流傳,不一定就是因為業界食古不化,相當多時候是因為那就是「合戰」之根本。但能透過出奇之道,用其他人不用的方法有效的加大優勢,勝算自然就更大。


l   從虛實,談廣告挖掘潛在需求的奇略。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

第六篇「虛實」,孫武以上面這句話為結論開宗明義。戰爭的勝利在於避實而擊虛,原因為何?無非在於,實是看得見的已存在,你懂,對手自然懂;可利用,卻不是致勝之法。

子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這其實是相當深度的廣告思維,也不一定好操作。要推銷產品的好、捕捉消費者已經存在的需求,這很容易,相信是每一個廣告人都懂,也能做到的功夫。但這些都是實,卻也大家都在做。
在今日產品獨特性越來越難以區隔的時候,致勝的關鍵在於找出潛在的議題,跨越產品直接進入消費者的內心,這種不存在的題材(虛),才是真正的效益。
也就是說,真正有效的廣告,不是鎖定實際的需要,而是創造虛無的想要。最典型的例子,LV讓無數小資女孩,在開始工作之後都想擁有一個他們的包包;而BMW則試圖讓每個18歲的美國男孩,都夢想有錢後能擁有一輛BMW
甚至於,高竿的廣告人還能結合「虛實」跟「攻守」,打通出奇致勝之道。《說個撼動人心的好故事!》作者,同時也是萬事達卡經典案例「無價時刻」的發想者凱文艾倫,就曾經進一步將信用卡消費一向給人負面形象的「循環利息」,包裝成以下的訴求:

「想把最好的給所愛的人,為了很好的理由,為了重要的人,購買好的東西。」我們稱他們為:此用循環利息的好人(revolver)。

如此的作法,是不是正是一個成功以議題創造話題(攻守應用),出奇制勝(將負面包裝)又直指人心(避實擊虛)的廣告策略呢?









 facebook直接追蹤發文動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