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週的週五都到朝陽科大講課,分別談了文案跟電商行銷。談電商的前一個晚上,突然想到一個案例可以說明,但礙於主要的學員身分都是在學的學生,根本都沒有電商營運的經驗,思索該如何跟他們解釋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這樣一個選擇題:
「A平均月薪三萬,省吃儉用一年可以存下約十二到十五萬;B年收入百萬,但是幾乎都存不了錢。」
上面兩個,你們覺得哪個好?又想成為哪一個?(跟學生教這個真的好嗎!?)
事實上,上面兩個例子,A就是很多小資族的現況;至於B,也的確是我身邊的例子。當然,這個課程談的是電商行銷,不是投資課程,所以我們不需要討論B都沒存到錢,是不是理財觀念偏差,又或者是他為自己建立了什麼投資balabala。
在課堂上詢問的時候,扣除掉害羞不願意互動的人,兩個選項都有人選擇,當中又是B多於A。這相當正常,因為年收入百萬就是爽,而且百萬象徵的也是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個可能性,其實就是兩者之間的一個差異。我當時是這麼跟學生說的:「年收入約36-42萬,存下約12-15萬,比的是誰可以更省一點;但是年收入要達百萬,不論他最後存下多少,比的是誰的能力有到達那個門檻。」
單從行銷營運來談,上面A跟B的案例的延伸解釋也相當簡單,我想討論的就是兩者在「能力」跟「門檻」上的差異。如果把人換成電商品牌,那麼可以轉變為:
「A品牌一年的營業額大概落在3000到4000萬,而盈餘大概為1200-1500萬;B品牌一年的營業額約為一億,但是幾乎都不賺不賠。」
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快的做出選擇,將電商品牌轉換為個人薪資收支後,再透過他們的選擇再轉換為電商營運,其實一來一往的觀念就相當清楚(自以為)。
今天A品牌的狀態,其實是常態;但是否可能出現B品牌的營運狀況呢?還是可能,而我們可以說B品牌賠錢了嗎?事實上他只是沒賺錢,他的各項成本可能都已經攤提了;這樣的營運模式,只要不需要跟股東交代,他可能是更有發展的潛力,為什麼?因為他選擇先跨過「門檻」。
版權所屬:123RF 版權商用圖片 |
談到這裡,再將企業轉換為人來做思考,或許多數的人都更能清楚的理解。
今天3萬的月薪,是多數人都可以達到的標準,那麼能存下多少,就是看每個人「省錢」的能力。台灣很多理財專家都愛說,賺多少不重要,能存下多少才是重點;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那B君其實是不折不扣的魯蛇,因為他都存不到什麼錢。只是,我們也該進一步思考,當B他今天有本事能獲得年薪一百萬的時候,他只需要稍稍的調整、重新思考他的生活,或許他每年能存下的錢,是可能比A的年總收入還高的。
這就是跨過某個門檻的重要性。
今天無論是人還是企業,要達到某個門檻,也表示要有相對應的能力,無論是B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取得收入,B企業是透過什麼樣的行銷方法獲得這個營業額,當他跨過這個門檻後,也象徵著他有相對應的「工作」或「行銷」的能力。
未來,B君或B企業,只要嘗試著找出讓自己無法賺錢的原因(投入的支出成本 / 行銷流程的浪費),嘗試著修正這些可能有誤或是浪費過多成本的流程,那麼在既有的收入 / 營業額的情況下,他們就能獲得更高的 存款 / 毛利。相同的,他們只要重新審視流程,找出可以放大的環節,那麼也許還能再提昇,透過收入(營業額)增加、支出(成本)降低,那麼百萬年收入(一億營業額)更可能等倍的再跨過另一個門檻。
然而三萬月薪(三千萬營業額)的A組呢?他們卻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因為他們的能力(企業體質)還不足以達到門檻。
不妨可以觀察身邊的一些朋友,當初三萬月薪的人爬到百萬年薪的有多少人,又花了多少年?而身邊一些已經透過創業、做生意達到年收入也許兩百萬、五百萬的人,他們是否隨便找個工作或發展事業,都可以讓自己增加百萬的年收入?
圖片來源:pixabay |
當然,B的收支狀況,對於有些人來說其實是具有相當的風險,因為人有不測風雲;同樣的,B企業的營運方式,也一定有企業覺得過於大膽躁進。
無論是人生還是企業經營,留下一些保命財似乎才是最正統的作法。但事實上,B組的案例,我認為這就是台灣企業很愛談的「狼性」!
相當多的人談電商營運,談的都是先學會在初期取得成長,那麼所謂的成長,究竟是在保守當中逐漸累積公司的營運資本,還是一口氣衝上一個營業額門檻呢?
如果是你,又會怎麼選擇?這個問題事實上沒有對錯。
事實上,這樣的一個討論跟論述方式其實簡化了相當多過程面的討論,例如「競爭」。但換個角度想,企業在挑戰跟跨越門檻的過程中,不就也是在「競爭」當中進行了嗎?動態競爭其實一直都存在,並不是在你跨越門檻的那個時刻開始,對手才會開始注意到你,又或者市場才會開始出現變化。
甚至於,無論是人還是企業,已經可以達到某個門檻的時候,他本身對於競爭跟市場的耐受、敏感度也未必會輸給多數人,除非整個過程都是建立於「風險」之上,同時還是多數比例非自己可以控制或是掌握的風險。
我想能當B應該也沒人想當A,但是用人跟薪資下去思考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無論是人或公司,為什麼無法在特定領域達成B?事實上能達到B的人,一定本身產品體質都是勝過市場多數,而你覺得自己有什麼條件可以贏過多數?
By 許小嚕
facebook直接追蹤發文動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