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行銷│ChatGPT懂品牌定位?測試用AI來發想品牌。


音檔內容同步上架各大Podcast平台,請點擊收聽 >>> https://mktru.tw/podcast

 

 

上週應該相當多人都有看到臉書上的朋友分享了Chat GPT測試應用結果,我一開始都是看身邊的朋友以他們自身的專業去提出一些問題,因為大家都測試都差不多,也沒有特別想自己試試看。

 

直到西班牙跟摩洛哥那一場比賽一開始實在很悶,所以我就一邊看球賽一邊開了Chat GPT從品牌定位及品牌行銷的角度去測試一些問題。

 

先前看臉書上一些朋友測試,他們普遍都是以自身工作專業,像是行銷、SEO或文案切入,普遍結論也都是未來大家都可以不用寫一些基礎文章,因為AI的回答都已經相當的完整。

 

但實際上我在看了大家測試的結果之後,發現事實上那些AI所撰寫出來的文章,又或者是AI針對提問者所回答的答案,如果我們將那些問題拿去Google的時候,都可以找到相當多類似答案。

 

當然我也有看到有一些測試者提出的問題有比較深入,甚至嘗試著與AI進行對話慢慢的去推敲出更深入的測試結果,又或者是從讓AI來發想提案或智能客服的角度切入應用,這些都比發問還要來得深入許多。

 

也有一些測試是假設我是一個準備要去找工作的人,那我可以假扮成自己是一個面試官,那請AI來擔任他是一個求職者,他又要如何在我的產業當中表現自己可以勝任這份工作?

 

也有看到有一些應用方式是請AI來擔任一個業務員,然後推銷某一件產品,而用戶可能就會是扮演客戶的角色來回應AI並且提出問題,看AI如何嘗試銷售產品。

 

這些測試出來的結果其實還蠻有意思,只是想要應用得越深入,前提問題可能就要設定許多控制項,這跟我們真人對談還是有些差別。

 

我後來主要是針對品牌行銷以及品牌定位,包含模擬假設我今天要推出一個耳機品牌,Chat GPT會針對這個品牌提出什麼樣的品牌行銷及品牌定位建議,最後究竟得出什麼結果?就是這一集要跟大家討論主軸。

 

這一集也會討論幾個重點,首先就是到底會不會像我在臉書上看到大家測試後結果那樣,覺得有AI之後我們都不需要自己寫文章、不需要去產出內容、不需要寫文案了?

 

包含我會去測試Chat GPT也是因為就是球賽很悶的時候,看到李柏鋒(鋒哥)他透過AI規劃一套理財課程大綱及課程方向,出來結果還蠻到位,我就想:欸那我如果用品牌行銷課程角度測試,不知道又會如何?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相當多人針對AI提出自己的意見,樂觀看法便是AI的出現並不是為了去取代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而是去簡化我們工作中可能會有的一部分瑣碎且不是這麼重要的工作。

 

那麼究竟上面這兩個論述哪個才會是AI真正可以帶來的生活改變?這就是我們這一集想跟大家聊的主要重點。

 

------

 

實際上就我的觀察,我看了臉書上很多的朋友測試Chat GPT後的結果,就像前面我提到這些東西我在Google上面搜尋,可能都會找到很多類似文章。

 

AI要學習一定要有基礎資料,而這些基礎資訊很有可能就是已經存在於網路上的大數據以及各種資料,所以與其說有了AI以及Chat GPT這個工具後,我們不需要再去產出內容,不妨可以說:或許這些很基本的內容早就已經有人寫好並放上網,本來就不需要後進者額外花時間在這些事情上面瞎琢磨。

 

AI對於行銷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轉變?先前在疫情比較嚴重期間,政府有一系列針對餐飲及零售業的數位行銷課程,當時我與商研院合作有負責當中的一部分系列課程,我在這系列課程中規劃的其中一堂課就是談「數位轉型」。

 

基本上要探討數位轉型,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講可能都太過於深入,更不要講是針對一些開餐廳又或者就是開個小賣店的零售業者。當時我在跟他們討論數位轉型的重要性時,有去提到AI已經是一個現在進行式,而最有可能會在短時間之內導入到餐飲以及零售業行銷應用上的就是智能音箱及語音助理。

 

當時我就直接把我的手機拿起來,然後請Siri推薦中午要吃什麼比較好?Siri聽完我的問題後,把離我當時位置比較近的幾家餐廳分別開出來,這些餐廳排序是依據網路上面的評價來做排列。

 

Siri接著會從第一個開始進行介紹,跟我講這些餐廳在網路上評價是多少分、然後詢問我是否需要撥打電話過去,還是幫我規劃路線?如果他推薦的第一家餐廳我並不喜歡,可以跟她講不要,接著她就會再繼續介紹第二家,流程就跟先前一樣。

 

這其實就是我們有可能在找餐廳,又或者我們目前正在開車、騎車不方便使用手機的時候,會有的消費者應用場景。

 

相同的應用場景也存在於零售業,我們也可以詢問SiriGoogle小姐,又或者是其他智能音箱當中的語音助理,你們可以問他類似「情人節禮物送什麼?」這類問題,語音助理會依據你詢問方式不同,可能會開出網路上面的搜尋結果,例如「情人節禮物推薦送什麼?」的文章,又或者他會把離你最近的幾家花店通通列出來。

 

我們不要去講對中文辨識能力又更加強大、更有智慧的Chat GPT,單講手機裡面的Siri又或者Google小姐這樣的智能語音助理,就已經可以做到這個程度,而這也是Amazon現在正在進行的工作,讓消費者可以不用按任何的按鈕、不用打開任何的網頁,只要動一動嘴就可以立刻下單購買。

 

那我當未來智能音箱又或者是各種AI智能機器人,正式成為我們行銷當中不可或缺工具時,我們該如何透過這些工具觸及到消費者?

 

如果以前面提到,不管是目前熱門的Chat GPT,還是SiriGoogle小姐這類行動應用場景來看,你必須要先了解當AI成為未來購物或者消費樞紐,AI的資料究竟會從哪裡撈取?你就必須要先到這一些AI撈取資料的數位場域先佔好位置。

 

------

 

來聊聊我的測試結果,因為是看鋒哥測理財課程規劃,最後建立了一套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的課程大綱,所以我先試了「品牌行銷課程」跟「品牌定位課程」如何設計?



品牌行銷課程測試結果,AI給我的回覆,我個人的感覺就很像有臉書好友測試完之後結論:AI其實就是在講一些我認知中的幹話,他丟給我的這些內容大致上就是如果想要設計一套品牌行銷課程,可能要先確定課程目標,接著要建立課程大綱,然後選擇你的教材後開始設計一些課程活動,並且要評估學員的學習成果。

 

原則上這些內容都沒有錯誤,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課程規劃邏輯,但是並不專屬於品牌行銷課程,也就是說你要套用任何的課程,不管是要教SEO、數位行銷還是電商,都可以利用這套架構下去規劃你的課程。



但品牌定位課程這部份就相當有意思,AI給了我非常完整的5個課程方向。第一項建議要先做品牌定位的概念跟目的,以及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說明;第二個就是要討論如何進行品牌定位分析,包含了市場調研、競爭分析及客戶需求分析等等;第三項則是談如何確定品牌定位,主要是確定目標市場、品牌價值觀跟品牌定位句子等;第四個課程方向則是如何將品牌定位落實到企業的產品服務溝通和行銷策略當中;最後一項則是如何監控和評估品牌定位的有效性,並即時調整品牌定位策略。

 

老實說我在看完AI所設定的這個品牌定位課程時是有嚇到,因為如果有聽我前面幾集聊品牌定位的應該就會知道,這整個架構跟主軸基本上跟我們目前使用了這套品牌定位架構幾乎是一模一樣。

 

所以AI到底會不會取代我們目前行銷人員?甚至先前就很多探討數位轉型相關論述時,AI人工智慧相關的專家顧問都有提到最有可能被取代的工作者反而是醫生、律師、法官跟會計師這些三師金飯碗。

 

透過上面品牌行銷課程及品牌定位課程,AI進行規劃結果,大家應該心中有一點點答案;接著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我進行的第二部分測試,這部份我更進一步地深入到企業端應用,嘗試詢問AI如何經營才能成為好品牌?



針對這個問題,AI又給我什麼樣的答案呢?他給一樣給我5點建議:第一、你要有一個清晰的品牌定位;二、要有獨特的品牌風格和形象;三、要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四、要有穩健的品牌行銷策略;五、要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壓軸而且這個壓軸要能夠維持品牌的一致性和專業性。

 

基本上這部分答覆又回到我們前面提到狀況,可能是一些已經有人寫過的文章內容,又或者是教科書當中的答案,但這些東西對於初學者來講,他們一看一定會覺得相當的受用,因為這絕對是不會出錯的答案。

 

------

 

接著我更深入模擬自己正要創立一個耳機品牌,請AI幫我進行「品牌名稱發想」「品牌定位建議」以及「產品開發建議」跟「品牌slogan建議」。

 

這個應用場景基本上就是一個完全沒有想法的人,當他想要創業的時候,決定靠AI來幫他搞定這些品牌行銷工作的應用場景。



如果單就「品牌定位建議」跟「產品開發建議」來談,AI給出來的答案一樣都是一些不會錯的政治正確答案,例如「品牌定位建議」方面,他建議我可以朝向「高品質」「設計」「性價比」「環保」跟「創新」這些角度去做為我的定位。



而產品開發方面,它的建議則是「加強產品研發」「強化產品品質」「拓展產品系列」「改善產品服務」跟「增強產品形象」,基本上如果花大錢找一家品牌顧問公司,他對你提出這樣的建議時,應該是會被你砲轟,因為你只覺得自己花了錢買到一堆教科書裡的幹話。

 

但是針對品牌名稱建議這方面,AI給出了一些答案我個人就覺得相當有意思。



他給了我幾個像是SoundwaveSonic以及Melody這一些單字,這些品牌名稱的解釋都是簡潔、明快啊,而且相當適合與音樂、聲音或者是耳機產生連結。

 

但是基本上當我們今天真的想要創立一個品牌的時候,這一些單字型品牌名稱可以使用的機率已經相當低,當然如果從中文的角度來講像是「聲浪」「音速」「旋律」「聲學」這些單詞可能會成為是一個基礎要素,甚至於今天你要把你的耳機品牌命名叫Sonic(恩速)表現你賣的是個聲音裝置,同時連線速度又非常快,所以你可以產生低延遲,其實也未必不行。



品牌Slogan方面的建議,AI給出來的答案反而因為品牌Slogan本來就比較籠統,我反而覺得還不錯,類似像「The sound of quality」「Hear the difference」「Feel the Music」這些要用來當作品牌slogan基本上並沒什麼毛病,也能表現你們的定位想要呈現特點是什麼?

 

但還是有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沒有差異化,任何一個與音樂、聲音有關的品牌都可以使用這些slogan

 

------

 

到此對於AI如何應用在工作上,大家應該又有一些比較完整且清晰的想法,當你完全沒有任何的構想,或者是沒有任何的idea時,你把這些問題拋給AI,他可以給你一些方向。

 

而這些方向就很像是食材,AI建議你可以買這一些菜,但是當菜拿到手時,如何將這些食材變成是一道料理,而且是具有獨特風味的料理,就取決於你下廚的功力。

 

從這個角度我又更進一步的詢問AI更深入的問題,如果我今天不單單只是要推出一個耳機品牌,而且我有很明確的方向:我所推出耳機產品訴求頂級工業設計,而在音質方面則訴求中頻跟高頻的分離度清晰,特別適合聽多樂器編制。在這樣的前提下,我進一步詢問AI有沒有品牌名稱以及品牌slogan的建議?



在品牌名稱方面AI建議我可以將品牌命名為「Polyphony」「harmony」這類名稱,就是從多樂器這個角度出發,同時去強調適合交響樂、協奏啊,又或者是各音節之間是和諧等意象,但還是沒有擺脫以單字為主的方向。



而品牌slogan一樣只是把我補充提供的線索跟訊息放進去先前建議的那些耳機品牌Slogan中,例如前面那一個單純只討論耳機品牌時,那一句「The sound of quality」變成「The sound of polyphony」將品質轉變成多聲部。

 

所以透過上面這些測試,AI會不會取代行銷工作者或者是創意工作者?大家心中的答案也已經相當清晰了。

 

這個問題在先前圖像及插畫設計AI出現時,已經有相當多的設計及插畫工作者給我們提供答案。有許多插畫工作者,後來嘗試先將希望建立的圖像又或者是一張設計圖購買丟進AI中,讓他跑出一些測試圖後再以這些圖像作為基礎進行修改及優化,讓這些AI所繪製出來的圖變成插畫家自己真正的作品。

 

這就我上面這一些關於品牌行銷、品牌定位、品牌slogan以及品牌名稱測試相同概念,雖然說單字型的品牌名稱我們並沒有辦法直接去使用,但是我們在命名英文名稱時,有些時候會透過拼湊字首、字根或字尾方式進行造字,又或者可能會將兩個不同的單字拼湊成一個新的、沒有人使用過的名稱。

 

更不要講如果從中文的角度出發,我們可能能夠激發出更多的創意跟想法,在AI的幫助下可以省掉很多創意發想的時間,如果就一個行銷服務或創意服務的代理商角度來看,這些工作可能過去都會是透過助理來進行資料蒐集,而如果有AI情況之下你們就可以省下這些請助理的人事費用。

 

換個角度說,如果一個社會新鮮人有辦法應用好AI,那又會產生什麼提昇?或許這就是未來求職時新鮮人表現自己價值方式。其他也有許多人利用Chat GPT來測試自動化客服,或者發想如何寫客服信這些應用方式對相關工作能帶來什麼提昇跟影響,也相當值得思考。



我後來其實還有進行幾項跟行銷無關測試,例如我去詢問AI關於佛教的問題,我問:波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舍利子是什麼意思?AI給出來說明其實不少,他跟我解釋了心經在佛教當中具備什麼樣的地位,以及他最主要在描述什麼?他也用了兩大段來跟我講舍利子在佛教經典當中的解釋是什麼?

 

這些答案都沒有任何的錯誤,但是當我今天問題是詢問「舍利子這個詞在波若波羅蜜多心經當中是什麼意思?」時,他的方向就完全就是錯誤,因為舍利子在心經當中其實就只是佛陀一個弟子的名字而已。

 

這其實也驗證AI多數時候只是把已經存在於網路上這些基礎或高比例資料整理完之後,針對我們的問題提供給我們。

 

但就如同我前面所說,這並不能代表AI不具備價值,因為我在進行上面這些測試時,Chat GPT給我答案的時間可能都是瞬間,真有些問題語意上比較困難跟複雜,可能轉圈圈也只花了大概不到30秒就開始跑出答覆。

 

大家可以想一下即便今天AI所提供給你的這些答案在網路上都有,但是當你自己要去把這些資料都找出來要花多少時間?要將這一些資料都彙整成答案又要花多少的時間?而透過AI,這些事情你都不需要去做了,你省下的時間其實就是AI可以為你的工作帶來的價值。

 

以上就是我針對這陣子很紅的Chat GPT進行的一些測試,如果還有人沒有測試過,我會把這個AI系統的網址放在資訊欄,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玩一下。

 

ChatGPT >>> https://openai.com/blog/chatgpt/

 

基本上經過我自己的測試,還有身邊一些臉書好友測試出來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AI除了需要大量背景資料來當作答覆基礎外,如何問對問題也是這個AI系統能不能發揮功效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

0 意見:

張貼留言